EE17外汇易 > 外汇书籍 > 华尔街传奇 >

投资人的故事 2(2)

发布:2016-06-07 20:01

  艾隆史坦还记得,那位分析师说完以后,整个办公室一片静默。经纪商和交易商都爱死了百分之百确定的东西。因此,当有人发现了这样的东西,整个办公室里的人都正襟危坐,拿出纸笔把重点写下来。美林的职员们也都把咖啡杯放了下来。这时候,这位分析师开始描述这档股票的情况。

  “目前的价位是44.375,看起来在42美元有绝对强而有力的底部支撑,这玩意儿的走势看起来不会停下来,就像个火车头一样”。

  那个时候,艾隆史坦不过25岁,以一个领固定薪水的年轻人来说,他存下的钱已经不算少。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头,他就攒下了1000美元,相当于六或七个星期扣税后的薪水。他决定把这笔积蓄拿来投资那位分析师强力推荐的股票。他心里想,一定可以很快就大捞一笔。

  于是,他根据这个分析师的建议,买进了世奇科技(StorageTecho吨y)的买入期权,这家公司是个电脑记忆体制造商。买进价值是45美元,买入期权的意思,就是投资人在未来一定的期限之内,有权以某个事先决定的价格,把这档股票买进来。如果这档股票的价格上扬,那么买入期权的价值也会跟着增加。以艾隆史坦的例子来看,每一张期权合约,可以让他在未来的到期日以前,以每股45美元的价位买进100股世奇科技的股票。每买100张合约,他得付7/8点的费用。因此,整个加起来,包括佣金在内,这项投资总共花了他937美元。也就是说,他把6个星期的薪水拿来当成赌注,就押这一档股票。以他那时候身上所有的钱来讲,这笔投资所占的百分比是相当大的。

  不幸的是,世奇科技再也没升至44.735美元,它的股价头也不回地连续跌了整整15年。艾隆史坦的期权头寸只维持了5个星期,就因为到期没执行而失效了。于是,他在自己的头一笔大买卖里,就赔掉了身上所有钱的一半,但他以后再也没赔过那么多了。

  不过,他从这次的教训里,学到了人类几千年来早就知道的事情。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百分之百确定的,一个是死亡,一个是税赋。他同时也了解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老谚语之所以会成为老谚语,都是有原因的。如果事情看起来太好,好到不像是真的,那么这事儿就不是真的。

  计程车司机的明牌

  瑟土(MartinSass)在证券投资这一行,已经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。70年代的时候,他曾经在亚哥斯公司(吨usRe测rch)担任过分析师,专门分析“热门股”。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瑟土投资顾问(M.D.Sa朋&Co.)公司,手下管理的资产有20亿美元,瑟士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风流潇洒,样子有点像是杰科(Gc的皿Gekko),也就是奥利佛·史东导演的《华尔街》电影里的那个坏蛋。不过,瑟士可一点也没有杰科那种恶毒的坏心眼,也没有电影里坏人都有的坏习惯。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,做什么都一副从容的样子,一点都不急。他最擅长把市价过低或过高的股票给找出来,他在这方面的本事,在华尔街可是属一属二的。

  开始的时候,他也是从基层的工作做起。现在,则已经成了华尔街最受尊重的投资人之一了。他经常受邀在电视的商业频道上担任嘉宾,各种财经媒体也常在报道里引用他的话。他目前最专精的,是把一些原来经营岌岌可危的公司买下来,然后想办法让它们的营运重新上轨道,并且能有盈余。不过,他当初能在业界把自己的名号打响,凭藉的却是刚好相反的本事。他是在市场上发现了价位过高的股票,然后要投资人把持股抛掉。他那次让他一炮而红的过程,实在让人叹为观止。

  在60年代初,瑟士就是个志向很高,而又积极进取的年轻小伙子。他在布鲁克林学院(Br01dynbll职)念的是会计,毕业后就在华尔街找到第一份工作。1963年开始在亚哥斯公司做事,担任的是初级分析师,每星期的薪水是60美元。对一个梦想着过好日子而又精明干练的年轻人来讲,这样的收入实在不算什么大钱。他当时新婚不久,太太是他高中时候的女朋友。因此,这年轻人不能再过着“一人吃饱,全家吃饱”的日子,更让他急着想闯出点名堂来。

  现在让我们打开一页沧桑史,回到60年代初期。当时,看电视几乎已经成了全国民众最重要的休闲活动,对二战后出生的那一代来讲,生活正快速步向繁荣,电视节目抓住了他们的心,抓住了他们的头脑,也抓住了不少的广告预算。电视的黄金时代现在已经算是过去式了,但在60年代,电视仍是在初期发展的阶段。它不断渗透到老百姓家里,一户接着一户,直到全国每个家庭都装了电视为止。电视不仅让人能听到声音,还能看到影像,当时虽然还是黑白电视的时代,但活生生的影像仍然深入到全国的每一个家庭里。

  就在电视节目全面渗透各个角落之际,电视机的销售也逐渐进人了成熟期,当家家户户都装了黑白电视之后,接着又发生了另一次的革命。彩色电视机的出现,马上就让黑白电视变得过时而且没有人要。

上一页2 / 5下一页
上一篇:投资人的故事 1
下一篇:投资人的故事 3

热门文章